日本早在20年前就認識到,經濟增長依賴出口的局限性,因而提出擴大內需,通過內需拉動經濟增長的戰略思想。此輪經濟復蘇始于2001年2月,最初仍依靠出口拉動,之后日本放棄了傳統的宏觀政策,削減財政支出,壓縮公共投資,希望通過民間企業的自身努力,使經濟增長步入規律性復蘇的軌道??v觀2005年的經濟運行,可以說內需拉動型的增長模式正在出現。 設備投資和個人消費是內需的兩個車輪。今年企業設備投資十分活躍,從年初開始,各企業就先后公布年度投資計劃,紛紛擴大投資規模。此后,日本企業又數次調高投資計劃。據調查,和去年相比,日本企業的投資計劃從1月份增長8.5%,到6月份的13.2%,又到9月份的17%。而且投資活躍的行業逐漸擴展,從最初的汽車、電子行業到后來的機械、冶金和化工行業,最后擴展到部分非制造業企業,甚至一向投資慎重的服務業也開始擴大投資。 今年企業投資熱潮中,出現了“回歸國內”的傾向。前幾年日本企業投資重點面向海外,但今年卻盯住了國內市場。據統計,今年企業新增投資中,60%投向日本國內。其中,夏普、松下、日立等企業均投巨資建立了大型生產工廠,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而豐田、日產等企業則追加1000億—1500億日元用于現有工廠的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 今年日本企業的投資尤其重視技術開發。據調查,許多大企業將投資的20%—30%用于新技術和高端產品的開發研制。日本企業大幅提高科研投資的目的是在確?,F有技術優勢下,全力開發新一代技術和產品,搶占相關領域的先機,以維持日本對亞洲各國的技術優勢。 另一個車輪,個人消費今年也不斷升溫。從今年前三個季度的經濟增長統計分析,個人消費的貢獻很大。盡管個人消費的增長幅度不高,但由于其占日本國內生產總值比例高達60%,所以即使有小幅增長,其效果也不亞于企業的設備投資。 2005年日本的消費市場有兩大熱點,“數碼家電熱”和“節能服裝熱”。今年日本的數碼產品更新換代進一步加快,新產品層出不窮,令人目不暇接。液晶電視的大型化不斷提高,DVD錄像機進入高內存時代,而數碼相機的像素最高已達900萬,新產品上市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搶購浪潮。自日本政府公布控制室溫的節能計劃后,各種節能服裝競相上市,大型超市、百貨公司以及服裝專營店都推出十幾種以至幾十種采用涼爽材料的西裝和襯衫,并成為銷售的熱點。進入秋季后,店家又開始大量上市和競銷保暖型服裝,據統計,近來銷售量和營業額都在上升。今年一年,“節能服裝熱”不僅為日本節約了十幾億度電,而且實現了近百億日元的市場價值。 今年日本政府的政策措施對擴大內需發揮了一定作用。一方面,日本政府繼續實行寬松的貨幣政策,在堅持零利率的同時,重點實施擴大投放資金量的措施,這些政策保證了企業以很低的成本籌集資金用于設備投資。另一方面,日本政府改革了投資體制,將投資主體“道路公團”變為民營企業,同時對向公共投資提供資金的郵政事業進行民營化改革,促使340萬億郵政資金流向投資市場。日本政府還著手改革國有金融系統和財政體制,進一步縮小低效的公共投資,促進資金進入民間領域。 據統計,和前一季度相比,一季度經濟增長1.3%,其中內需的貢獻度為0.6%,外需的貢獻度為負0.1%;二季度經濟增長0.8%,內需的貢獻度為0.5%,外需的貢獻度僅為0.2%;三季度經濟增長0.4%,內需的貢獻度為0.5%,外需的貢獻度為0.1%。日本政府最近發表報告認為,“經濟正在進入內需活躍期,在內需的推動下,此輪經濟回升將會延長”。日本經濟專家也認為,內需型經濟的出現對日本具有重要意義,它不僅有利于解決長期存在的結構性矛盾,而且將使日本經濟煥發新的活力。 |